【投資行為】投資人都會遇到的錯誤投資行為 (上)

 

圖片來源: Pixabay

在金融學術界裡,大多數的理論都是假設「投資人完全理性」,來解釋金融市場的運作與模式,直到近年,越來越多新一派的財務經濟學家認為這些假設與現實是有很大的落差。

許多股市的投資人絕非完全理性。只要你想想身邊的親朋好友、同事或父母,這些人的行為夠理性嗎?可能連平時處事上的行為都不理性了,更何況是牽扯金錢交易的股票市場。

財務行為的起源

「財務行為學」的始祖是兩位心理學家,Daniel Kahneman(丹尼爾.康納曼)和Amos Tversky(阿默斯.特佛斯基)抨擊經濟學家對投資人行為的錯誤觀點,他們主張:人並不像經濟模型所假設的那樣理性。一般大眾和非經濟學家可能會覺得這個論點稀鬆平常,但是財金學術界卻是花了20~30多年才普遍接受它。




當然,相信市場是效率與理性的學者提出相對的反擊,他們認為確實是有不理性的投資人,但是這類因素造成的扭曲會被「套利者」的作法所抵銷。白話就是說~聰明的理性投資人會修正不理性投資人所造成的任何錯誤交易與市場價格。

「套利」在教科書裡常常會提到,當同一家公司的股票在兩個不同股票交易所的價格不同時,「套利者」會在這兩交易所間進行買低賣高的行為,讓這間公司的股價回到合理。但是,真實的金融市場,套利的效率是存在許多障礙的,可能受時間、法規、交易成本或資訊傳播等影響。

因此,在兩位始祖於1996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後,越來越多學者與業者重視這個全新的領域,成為財金領域的新顯學,現今要成為國際財務特許分析師(CFA),第三等級的考試就是在探討這個領域,因為金融市場最終考驗的是人性,不是智商。


市場真的效率嗎?

若從效率市場觀點,股價應該可以立即反應所有已經公開的市場消息,台灣股市有漲跌幅的限制,所以常常看到有些股票是連續很多天漲停板或跌停板,所以難以判斷市場的效率性 ; 但美國股市沒有漲跌幅限制,還是存在一些股票每天都上漲,或許是大家對於公司的評價不一,但也表示這個市場並不存在完美的效率,許多時候沒有立即反應所有消息。

如果有在觀察美國股市的投資人,在9月時有一家非常神秘的大數據分析公司上市,主要創辦人是Peter Thiel(PayPal創辦人),前陣子的IPO紅潮,讓許多投資人也紛紛進場撿便宜,IPO沒幾天還下跌,股價就在10塊上下徘徊,沒想到在11月份公布第三季財報時,不錯的基本面,讓這間公司的股價短短一個月就上漲300%。

若從效率市場的觀點,沒有漲跌幅限制的市場應該會讓股價立即反應所有已公開資訊,沒想到這間公司的股價卻是漲了一個月,當然可能存在未公開的資訊,也一定存在許多不理性的投資人進行投機行為。


散戶的不理性行為

  • 過度自信

多數人對於自己的未來都是充滿樂觀的期待。在認知心理學中,一般人在不確定的情況下,經常會做出不合理的判斷,最常見得是人們經常過度相信自己的判斷是對的。有一項最知名的實驗是,調查一群大學生,他們的駕駛能力和班上同學的開車技術比起來如何,在這個實驗中,有超過8成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的技術比班上其他人更好更安全。

每個人都會有過度自信』的現象,舉凡是外表、穿著、工作能力甚至是生活上的各種技術(例如:開車、運動、修燈泡或投資),不是說自信不好,自信是一種態度的展現,但過度自信會導致傲慢與眼高手低,大家應該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康納曼指出,過度自信的傾向在投資人身上更加明顯,投資人往往會誇大自己的選股技巧,並且否認機運的存在,尤其男性通常遠比女性更要過度自信,特別是在理財能力上。

最簡單的舉例,太多人自以為可以打敗市場大盤,每天妄想獲取20%~50%的報酬率,可能過去的一次成功經驗,就讓自己深深相信有這個能力,研究顯示,當越試圖頻繁交易擊敗市場大盤,往往績效越差,尤其男性的交易頻率遠遠高於女性,績效也比較差。

成功的投資只是一次偶然還是因為你的能力?  別忘了,美國股市,平均五年內擊敗市場大盤的基金經理人僅只有近2成。



  • 後見之明偏誤
如同前段所述,多數人會記住自己的成功投資經驗,而且是選擇性的記住成功的部份,然後說服自己「這家公司的股票會跟Amazon一樣,上市後股價將會翻10倍」、
「這波漲價題材,這支股票一定會落後補漲」、「根據過往投資經驗,這個季節是電子股的旺季,所以要提前布局買進」,
太多人會將任何好的結果歸功於自己的能力,而且將壞結果絕對合理化,後是在找許多理由來填補自己錯誤的判斷。

後見之明容易引發過度自信,並助長我們錯以為世事容易預測,但事實卻不然。

電視上有多少投顧老師在畫大餅說大話,告訴你哪些股票早就要提前布局。那些推銷無用財務建議的人,甚至都自認為推銷的都是好建議,《富比士》雜誌發行人Steve Forbes(史帝夫.富比士)曾說過: 「推銷建議比接受建議更有利可圖。

小結

不要為任何錯誤找理由,也不要把成功的投資全部歸於自己的努力,這個市場永遠在尋找最後一個傻瓜,我們不需要成為市場中最厲害的贏家(職業基金經理人),但一定要了解如何在輸家的遊戲中獲取勝利,就是「減少投資失誤。」


『投資人所犯下其中一個最大錯誤就是忽略或否認自己有偏見,投資人應該保持冷靜、心態開放、客觀的態度來投資。』--Howard Marks(橡樹資本經理人)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你的按讚、追蹤與分享是我的原動力: